编者按: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我校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攀登先锋创建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强化对我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特色典型做法的试点推广,广泛宣传展示我校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事迹,彰显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一院一品”“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工作新格局,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和“十四五”规划落地落细,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学校党委组织开展系列成果展示。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现联合对我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宣传报道,在推动全校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学校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上持续用力!
国际学院教工党支部主要为对外汉语专职教师和国际学院/国际处的行政管理人员,主要承担学校来华留学和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和管理工作。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号召,努力创建“党建与国际化融合”的特色工作品牌,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发挥支部国际化特色,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践行者,用实际行动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 。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6月21日在《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的回信》中指出:“中国有句俗语:百闻不如一见。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 国际学院教工党支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带领留学生们走走看看,让留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真实的中国,让留学生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给更多的人。2021年7月,国际学院教工党支部策划组织并开展了“感知中国-乡村振兴”留学生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带领留学生们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法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80余名在渝留学生参加了活动,两天时间里,近距离了解重庆乡村振兴建设成果,感受重庆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 
一个院子,让留学生们体验乡村生活 党员同志们带着留学生们走进荣昌区万灵镇尚书村,看着尚书村的美景和便利的劳动生活场景,听着村民们讲述乡村振兴实施以来发生的变化,留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新风貌。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达莎说,希望我家乡的人们也能像他们一样,过上幸福方便的生活。 一座古镇,让留学生们“触摸”历史与文化 党员同志们带着留学生们走进万灵古镇和荣昌陶博物馆,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徜徉于古镇老街,留学生们对这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淳朴秀美的水乡风光流连忘返。 一块陶土,让留学生们感受工匠精神 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此次体验活动的目标自然离不开荣昌陶。在“一带一路”陶瓷博览中心内,留学生们近距离观摩了荣昌陶的制作流程,并自己动手尝试制作。 
一场交流,让留学生了解今日之中国 参访归来,留学生们聚在一起,讨论了所见所闻所感,纷纷惊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教工党支部书记刘明用英文给留学生们一起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一封信》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给留学生们讲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初心,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让留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今日之中国,了解今日之中国共产党,向留学生们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卢诚静表示,百闻不如一见,今天亲身感受了中国普通乡村的面貌,再听老师讲述了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中国人民有这样优秀的政党领导他们走向美好的生活,很幸福。孟加拉留学生英明说,“中国共产党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保护了中国人民。今天走到中国的乡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们摆脱贫穷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效果,很是佩服。以后回国后,我要把我在中国的见闻讲给我的朋友们听,让他们也了解今天的中国。” 支部的党员同志们通过精心的策划、组织和安排,让留学生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伟大变化,也让更多的留学生们萌生了到中国更多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的想法。通过后续开展的征文活动、摄影比赛和微视频等评比活动,让海内外学生再次感受到中国乡村振兴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让他们领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