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来,学校各直属党组织认真领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促干”工作要求,结合履行职能职责、落实年度重点任务、推进改革攻坚事项。学校融媒体中心特推出专栏,对学校实施主题教育中的“九个更高质量”内容进行深入报道,全面宣传学校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强党性、建新功的生动实践和成果实效。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坚持“人才为本、前瞻布局、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学科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努力实现“世界一流学科凸起、高原学科涌现、多学科协同”的学科发展目标,整体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坚持党的领导,为学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确保学校党委在世界一流学科攀登中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为实施“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提供坚强的思想引领、干部保障和人才准备。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确保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把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担当和使命责任意识,提升各级领导班子战略思维、顶层设计、科学决策的办学治校能力和一流学科建设执行力。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力度,提升发展自信,动员全校师生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作表率、创佳绩。 全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实力大幅提升 学校坚持以学科内涵提升为基础,以学科交叉融合为重点,以特色优势学科为突破,着力优化学科布局,启动“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并稳步有效推进,形成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引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特色与学科优势。2023年学校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2.556‰和2.386‰,材料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 学校学科结构不断优化、特色日益凸显、优势更加突出、实力不断增强。学校现有2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6个重庆市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及专业领域;涵盖工、理、管、文、艺、法、教等学科门类。智能通信、智能汽车、智能安全、智能决策和智能集成电路5个学科群入选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项目。通信工程、计算机与工程、电力电子工程等4个学科入选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12个学科上榜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坚持引领未来,更高质量彰显学科特色 夯实支持特色发展的基础学科。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努力在基础学科思想、前沿科学发现和支持未来技术创新中发挥作用;创造更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促进基础研究发展,推进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发展,在数字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构建中作出有影响力的重邮贡献。 构筑突出质量服务发展的高原学科。着力开辟适应与引领智能时代发展的相关学科新领域,加强对网络空间安全、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重点建设;加大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力度,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合作,大力培育智能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设计学、密码学等一批特色性强、成长性好的交叉学科;面向人工智能、智能通信、智能安全、智能制造、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能决策、生物信息、量子信息、数字经济、数字法学、数字文化等特色领域,通过聚焦方向、突出重点、交叉融合,努力构建工学、理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协同发展的高原学科。 打造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世界一流学科。突出信息通信领域特色,以大数据智能化为主攻方向,以学科群建设为抓手,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推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挤进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着力改革创新,为学科建设增添发展动力 改革科研组织与评价方式,转变科研组织模式和方式,加强科研团队和平台基地建设,推进集成攻关、协同攻关,大科学项目的联合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学校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创新、科技进步的能力和水平。改革治理体系与管理模式,坚持以《重庆邮电大学章程》为统领,完善自身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实现治理现代化。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从“校办院”向“院办校”过渡,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促进职能部门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改革资源配置与共享机制。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积极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投入、共同支持“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的格局。借助社会力量拓展办学空间,通过校地、校企融合发展,汇聚社会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学科办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