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第一生产力”,活跃“第一资源”,点燃“第一动力”,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厚植学校“双创”沃土,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经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推荐,融媒体中心对我校优秀创新创业学生团队进行深入采访报道,现推出“创客正青春”栏目,讲述学生创业故事,展现重邮“创客”的奋斗足迹与青春风采,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创新探索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创业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创新创业的青春力量。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离不开数字网络。守护好网络空间的安全,就是保障数字化发展的基础。我校中安光盾团队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应对新时代的网络安全挑战,磨砺技术之“矛”,瞄准网络安全领域,努力打造安全之“盾”。 团队依托重庆邮电大学智能通信与网络安全研究院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研发,从“光子防火墙关键匹配技术问题”到“如何设计光子防火墙安全策略问题”,再到“全光加密技术应用如何实现”,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一次次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启程,从“能者”到“强队”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李瑞本硕博均在重邮求学,深受学校通信报国的红色基因影响,决心致力于前沿研究,以技术创新造福社会。在学院老师的支持与鼓励下,他创立了中安光盾项目。 李瑞除了进行技术的研发工作,他也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和项目管理能力。硕士期间,他担任了通信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在学生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领导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任期中获得了学校优秀研究生干部的荣誉。为了更好地发掘自身的创新创业潜力,2023年1月,李瑞报名并参加了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的科创训练营。在训练营期间,李瑞接受了设计思维、系统思维、建模验证、工程思维等方面的培养,通过了用户调研、定义产品、核心功能模块验证、产品原型机展示等创业模拟考核。最终,李瑞所在小组项目在线上评选汇报中获得特等奖。李瑞表示,“通过这次训练营,我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创业理论,收获了宝贵的创业经验,对于指导我们团队未来发展很有帮助!” 从技术上的过硬到成为创新创业领域的“能者”,李瑞对于技术和市场的了解更加全面。他认识到团队在市场、财会、视觉设计等领域缺乏专业人员支撑,便开始陆续进行“招兵买马”。随着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优秀的成员加入到中安光盾项目团队。李瑞介绍道:“目前团队里分工明确,传媒学院同学完成产品外观设计、视觉传达等工作,经管学院同学完成市场分析等工作,软件学院同学实现算法、系统的开发……”。一支人才汇聚的“强队”组建完成,为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前进,从探索到突破 “从决定开始自主研发,我们踏上的道路就注定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但这也同样是中安光盾团队不断取得突破的过程。”李瑞表示,团队坚信,在数字化时代,建设一款光信号处理的全新一代网络安全防火墙已经迫在眉睫。 中安光盾团队,从创立之初便决定突破行业传统电处理技术的瓶颈,全面投入到跨越技术代差的光处理技术研究。 研发道路充满艰辛与挑战,但辛苦付出之后,荣耀与骄傲也不会缺席。目前团队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4项,并在SCI、EI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团队成员们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也持续提升,原来的“科研小白”都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 扬帆,从创新到创业 科研服务实践,创新助推创业。2022年,团队逐步开启了产业化探索。项目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了重庆市银奖,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斩获国赛铜奖。 “我们项目在2022年参加了重庆市第六期‘优创优帮’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帮扶项目评选并成功入选。”李瑞说,扶持计划的导师团队为项目后续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许多建议和帮助,为项目走好产业化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通过各类比赛渠道,项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以及企业的关注,不少投资人对团队抛来橄榄枝,希望能够帮助项目尽快实现产业化的目标。“我们对项目的未来充满了希望,相信在团队的努力下我们会一步一步实现设定的目标,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前进。”李瑞表示,项目未来可期,团队干劲十足!(记者 周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