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计算机学院供稿 编审 敖永春)学校紧扣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切实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5月25日,网络空间大数据智能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启动会暨第一次学术委员会在逸夫科技楼203会议室成功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蒋昌俊教授,中国通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郭云彪,西安交通大学龚怡宏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李小勇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张小松教授,南京邮电大学肖甫教授,清华大学陶建华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楠楠教授,暨南大学翁健教授,重庆邮电大学王国胤教授、李伟生教授、肖斌教授、夏书银教授等首届学术委员会成员,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教授,科技处、教育发展研究院等相关负责人,计算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实验室骨干通过线下及线上方式出席本次会议。 今年3月,该实验室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副校长、国家级人才王国胤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蒋昌俊院士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高新波在致辞中对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重庆邮电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优势和特色的大学,长期以来坚持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谋划布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成功申报对于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具有重大意义。学校及相关学院将把握机遇,充分调动融合各方面资源,促进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有组织有特色的科研创新,努力将实验室建设成为网络空间安全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地。 王国胤从研究方向、研究基础、预期目标、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运行管理和条件保障等方面,向学术委员会专家汇报了实验室建设方案。他谈到,在大数据和智能时代,网络空间安全至关重要,在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多维空间融合交织的场景下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实验室在深入开展多粒度认知计算理论等研究基础上,从“感、识、管”三个层面分别提出科学问题,确定网络空间资源感知测绘、网络空间资源融合分析、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决策等三个研究方向。实验室将深入开展创新理论研究和应用,希望在学术委员会专家的指导和带领下,进一步取得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培养更多青年科技人才。 学术委员会各位专家对实验室建设方案展开了论证,对实验室定位、研究体系、研究基础、支撑平台等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实验室特色凝练、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对实验室未来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本次启动会为实验室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实验室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网络空间大数据智能安全领域,开展前沿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合作,建设领域科技高地,打造高水平学术队伍,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增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努力使实验室总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实验室启动会暨第一次学术委员会召开(计算机学院 供图)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新波代表学校致辞(计算机学院供图) 
副校长、实验室主任王国胤教授汇报实验室建设方案(计算机学院供图) 
与会人员合影(计算机学院 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