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9日11时23分讯(张华)母校犹如我人生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熠熠生辉。”谈及母校重庆邮电大学,李华青滔滔不绝,那些尘封记忆中的重邮往事,又浮上心头,从重邮到西南大学,从当年获得“校长荣誉奖”到如今成为“城市智能大脑”,李华青每一步走的都很踏实。 李华青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时拍摄 受访者供图 “重邮是一生难忘的记忆” 与重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相遇,缘于一场美丽的意外。2005年,李华青因为几分之差错过了心仪的重邮通信工程专业,但正是这几分之差,让他发现了另一个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与计算数学专业相似,而我对数学也有浓厚的兴趣”,谈及缘分,李华青这样说道,并毫不犹豫地填报重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这一选择,改变了李华青的一生。 初入重邮,明媚的秋阳洒向大地,青春的脸庞,抑制不住内心的向往。 站在南山之巅,极目远眺的前方,正是人潮涌动的沸腾模样。李华青暗下决心,在重邮,一定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命运的起承转合,也让李华青受益匪浅。教师罗小华,正是打开李华青心门的关键人。 他们的相识来源于一场实验课上,罗小华凭借着热情开朗的性格和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赢得了同学们的欢心,李华青也同样对这位教师充满了好感。 课后,罗小华走到学生中间,大家坐着聊天、谈心,当听闻罗小华需要几名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帮忙做科研时,李华青内心升腾起一股热浪,毫不犹豫自告奋勇报了名。 在随后的交流中,李华青更觉得与罗小华兴趣相投,此后便坚定地跟在罗小华的身边,勤勤恳恳地做科研。在罗小华的指导下,李华青因发表论文等科研成果,获得了重邮的校长荣誉奖,李华青从事科研道路也在重邮起步。 那一刻,李华青振臂高呼,对学校和老师充满无限感激。 科研道路从不独行!2007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李华青和他的队友们荣获全国二等奖,获取了保研的资格,此次获奖,与本次竞赛中的教练朱伟密不可分。能斩获全国二等奖,不仅仅是李华青和他的队友们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朱伟废寝忘食、尽心尽力的悉心指导。 “现在我跟朱伟老师也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在很多问题上也给了我很多的指导。” 李华青有一句座右铭,“做难事必有所得”,这也与重邮治学严谨,注重实践的学风离不开关系。在重邮的四年给予了李华青锻炼,两位老师的指导也让李华青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因此磨练出严谨务实、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重邮这些年学习到的知识为他在今后正式走上科研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华青在西南大学办公室时拍摄 受访者供图 “母校是前行的明灯” “一旦定了一件事情的话,就不会放弃。”“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一两个想法上面去,精准那个目标,慢慢走,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从认定了要走上科研道路的这一刻起,李华青就从未想过回头。这一位从重邮走出来的学子,在科研路上决然前行,用自己的力量照亮前进的道路。 2009年他进入重庆大学攻读硕士,2011年凭借着自己在重邮积累的文化底蕴和自身的勤学苦练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直接转入博士,取得博士学位时年仅26岁。在学校时,他没有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拼命的补充自己的知识,尽心的跟着老师努力学习。 重邮见证着他从默默无闻到发光发亮,从最开始踏上科研路,到现在硕果累累。这一路上李华青从没忘记重邮教给他的知识,也一直保持着重邮人踏实刻苦、严谨务实的风范。 这些年,李华青也是硕果累累:2017年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7年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科学技术奖—创新奖二等奖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等科研奖励。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专家,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库专家,三十余个国际SCI期刊和二十余个国际学术会议评审专家。2018年入选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0年晋升IEEE 高级会员。 在李华青钻研的领域内,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李华青的初心,特别是在移动交通大数据中,如何运用已有的数据去合理的安排,避免交通拥堵,为各个司机合理规划路线,这都是切实的为百姓服务,让城市更好的融入智能化信息时代的一步。 虽然现在是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但李华青依旧会回忆起当年的重邮往事,“趁年轻,多学习”“今天不肯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更多工作的苦”,李华青也运用着自己所学的知识,倾尽自己所能,不断挑战、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为智慧城市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何杜娟 链接地址:https://h5.cqliving.com/info/detail/3111188.html?cid=3111188&vfrom=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