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计算机学院供稿 编审 敖永春)3月21日,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清华大学张勤教授到访我校,并在逸夫科技楼学术报告厅作题为“可信智能辅助分级诊疗——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学术报告。校长高新波、计算机学院相关负责人与来自全校近200名师生参加报告会。副校长王国胤主持报告会。 张勤教授首先介绍了DUCG在全科临床诊断的背景和目标。他谈到,当前我国面临着“医疗资源上城乡差距大,基层缺乏优秀全科医生,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的客观背景。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张勤教授所在团队研发了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系统,通过这一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可以有效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能力,从而实现对症治疗、科学转诊,赋能现有基层全科医生。2022年中国科协发布的10大前沿科学问题中,提到了我校高新波教授团队通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提交的“如何实现可信可靠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和方案”,张勤教授带领团队通过运用原创DUCG医疗诊断理论体系构建可信全科临床辅助诊断AI系统,从诊断结果可解释、诊断模型可解释、计算过程可解释等多方面体现了“可信”XAI的九个要素。张勤教授对 DUCG 知识库的模块化构建方式做了简要说明,并通过第三方验证和实际应用效果给出了数据,体现了DUCG 对“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健康中国”起到的积极作用和贡献,他从国家、社会的宏观层面,结合人工智能和医学技术,描绘出利用 DUCG 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新一代“AI+医疗”新型医疗社会生态的愿景。随后,项目组骨干成员张湛博士在线演示了“DUCG智能临床辅助诊断平台”,介绍了第三方测试验证结果,以及山东胶州、重庆忠县两地试点应用情况。 王国胤表示,张勤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成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通过AI+医疗技术赋能基层医生,用智能手段辅助其提高全科诊疗水平,解决基层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分级诊疗制度的科学化、智能化,为将前沿基础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供了创新思路,对指导我校师生更好开展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会后,高新波为张勤教授颁发聘书,代表学校聘任张勤教授为我校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勤,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荣誉委员、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不确定性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智慧医疗专委会顾问、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和计算机系双聘教授;国家核电重大专项战略咨询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清华大学张勤教授作题为“可信智能辅助分级诊疗——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学术报告(记者 蓝天 摄) 
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清华大学张勤教授作报告(记者 陈茵钰 摄) 
校长高新波为张勤教授颁发我校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聘书(记者 陈茵钰 摄)
|